福建三和茶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,是安溪縣人民政府指定的“烏龍茶定點經營企業”,主要經營農業、林業的綜合開發、旅游業酒店業的投資及茶產品的研發生產、加工銷售等。目前三和公司擁有面積三萬多畝的4個安溪高山生態茶園和1個柘榮有機茶基地,在安溪建設有年產2000噸的標準化生產車間,在柘榮建設有年產200噸的有機茶初制廠房,并在全國有數百家特許茶葉連鎖經營店。在此基礎上,公司以深厚的茶文化積淀為依托,投入巨資在福州打造了國內第一家以茶文化為主題的五星級酒店。
長期以來,三和以“弘揚中國茶文化,發展中國茶經濟,打造中國茶品牌”為己任,以“人與人之和氣,人與自然之和諧,人與社會之和美”的興茶理念,在社會各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,先后被認定為“福建省知名字號”、“福建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”、“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”、“中國茶業百強企業”、“中國馳名商標”等榮譽稱號,并被聯合國南南合作網示范基地授為“聯合國南南合作網示范基地示范項目”。
三和公司的總部設在福建安溪,營銷中心在福州,在全國各大城市有一兩百家直營店與加盟店,其物流模式為:總部生產→營銷中心→全國各門店要貨配送。怎么控制好門店要貨、總部配送、門店結算、門店業務員提成、門店銷售、退貨、客戶異地提貨、門店會員管理、禮券管理、試泡茶管理、茶點管理、積分兌換管理等一系列復雜的流程和相互關聯的問題,一直困擾著三和公司許總。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三和公司于2009年9月——2010年2月引入并成功實施臺灣天心Sunlike和Online系統,應用模塊包括:物流管理,生產管理,財務管理,往來款管理,門店POS管理等。天心系統的成功實施使得三和公司內部的管理流程規范化,同時也通過Online系統將三和公司上下游的供應商和經銷商聯結起來,建立延伸到公司外部的物流和銷售網絡。
以前三和公司只能管理庫存的開單,以及手工的憑證錄入,對于在安溪的生產基地的生產采購、生產過程無法進行實時控制,產品的損耗率一直居高不下。毛茶從茶農處直接收購后,所有毛茶的名稱隨意命名,與茶農結算時也是采用手工書寫憑證,極其容易出錯,并且根本不能方便的進行核算。同時茶葉的包裝方式非常多,一種產品需要幾種單位并行,還經常需要換算。諸如此類的問題經常出現在三和公司的各個流程之中,導致公司的管理出現混亂。
實施了天心Sunlike和Online系統之后,三和公司不僅能夠對生產基地、營銷中心、全國各門店的情況都實現了實時掌握和控制,讓公司高層可以快速而準確的獲取需要的信息,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;同時,也使原來的手工憑證、手工賬目全部轉為電子資料,查詢和核算、換算都非常簡單準確。公司的各個流程得以規范后,產品損耗率大大降低,實現了對全國各個門店的管理和控制,避免了門店可能出現的混亂和浪費現象,無論是管理還是效益都得到了雙重提升。